国画《洛神赋图》作者顾恺之,该作品为其观三国曹魏时建安七子之一、曹操第三子曹植所写《洛神赋》这篇著名文学作品后有感而画的。
曹植的作品中,除了《七步诗》,最有名的就是《洛神赋》了,后来,著名的画家顾恺之依据《洛神赋》,画了流传千古的名画《洛神赋图》,其中最感人的一段描绘是曹植与洛神相逢,但是洛神却无奈离去的情景。被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画中顾恺之巧妙地把诗人的幻想在造型艺术上加以形象化。这幅图表现的主要是洛神的美貌、光彩以及她和曹植若即若离的关系。例如,洛神曾多次出现在水面上,手持麈尾,衣带飘飘,动态委婉从容。她似来又去,含情脉脉,表现出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无限惆怅的情境。
《洛神赋图》画出洛神凌波微步的美丽身姿,表露她“若往若还”的矛盾心态,画上的奇异神兽具有强烈的神话气氛和浪漫主义色彩。而二人的思念之情溢于卷面,确十分令人感动。
全图设色艳丽明快,线条准确流畅,充满动感,富有诗意之美。用笔细劲古朴,恰如“春蚕吐丝”。山川树石画法幼稚古朴,所谓“人大于山,水不容泛”,体现了早期山水画的特点。此图卷无论从内容、艺术结构、人物造形、环境描绘和笔墨表现的形式来看,都不愧为中国古典
国画中的瑰宝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