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培训之临摹的几个阶段 临摹是学习书法的途径之一。 一般来说说,初学临帖当以模拟准确、分毫不差为上。 阶段一:学习书法之目的在于娴熟各种技巧 如果连毛笔划线的技巧还没有掌握,就要傲然自得地卑视古人,以为亦步亦趋地跟着古人跑没出息,其实是在与自己开玩笑。有这种思想的人切须引起注意。 阶段二:是对临”,临帖。 “对临”是一般的技巧训练,通过自己的书写实践,要掌握基本的用笔、字的间架特点以及章法上的特点,做到如此就算是达到了本阶段的要求。 阶段三:则是背临。 常常有学员为临书与自书的距离太大而苦恼。确实,从临书到自书,又是一个质的转变,如果没有过渡,我以为是很难适应的。以我的经验,过渡层次就是背临。临幕时,总有个我与帖之间的心理距离,我是主,帖是客,背临的目的就是要消除这种心理距离,使主客相融,物我化一。学颜体的要出手即颜,学欧体者要出手皆欧,能做到这一点,才算是真正掌握了帖的风格技巧。当然,要做到主客相融,在背临时就不但要注意帖的技巧,更应考虑到气韵、格调、趣味、神采等。同时,背临的更大意义还在于锻炼敏锐细致的观察力和记忆力,要尽力做到惟妙惟肖。 阶段四是意临。 有了上述基本功,也才是入行初出茅庐,基于此,不应在一本帖上逗留,要想办法开拓视野,在不同风格,技巧的各家帖中寻找契机,有些大书家临某家某帖,不象。初学者常常觉得无法理解,临而不象,临它作甚!殊不知这正叫“意临”,临者对帖的揣摩已经不是死记硬背了,而是取其一点不及其余。这“取”的一点应考虑到与自己个性和习惯、基本风格相吻合。 弘毅国学的书法培训大师建议:要分清学习的阶段性,初临帖时,应强调技巧为主的练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