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的用笔之法重在执笔,掌握轻重、快慢、调锋使作品呈现出独特的艺术美。
古代都采用竹简书写,限于材料粗糙,当时的社会生产力低下,线条之美美欧得到很好体现。
战国时期就出现了纺织品,材料改进,更适宜表现线条的质感,难免表达各种不同的笔墨效果,由此代表书法走向了艺术的舞台。如今我们参加
书法培训所采用的宣纸比当时的竹简好多了,可是写出一手好的毛笔字的
书法家却屈指可数,不得不反思在书法教育,
国学培训等普及上还是没有引起国人的特别重视。
东汉三国两晋时期更注重文艺培训,杰出的建安七子,曹氏父子都是当时杰出的书坛领袖。
书法作为个性魅力“才艺”的重要标志,在文人交往与社会进步起到一定推动作用。各种笔法,也成了争强好胜的独门武器。两晋崇尚个性,也包括在
书法创作上的个性显现。于是,汉末至唐代,成了中国
书法用笔法的大发展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