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的好“习惯成自然”,一旦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在你未来人生的道路上,可以让你一生受用,但是养成了不好的习惯,就有可能成为你未来人生道路上的绊脚石,作为家长,肯定希望自家小孩养成良好的习惯,为其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对于学龄前儿童,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作息习惯是未来学习道路上的良师益友,想要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作息习惯有什么有什么好方法呢?
当然有,相信很多有经验的家长都这么做过,就是让孩子学习书法。
学习书法对学龄前儿童的好处有以下几点:
1、养成孩子良好的时间观念和注意力
经过我们的调查发现,现在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家里人,特别是老人对于孩子过度的爱护,造成孩子睡觉、娱乐、吃饭、学习的时间都没有了规律性,孩子在上课的时间也缺乏注意力,回家后也经常作业做到很晚,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学习成绩不理想,时间久了,孩子会慢慢丧失自信心,自暴自弃。但是在幼儿园时期就开始学习书法的孩子就有所不同,因为书法需要天天练习,定时定量的完成才会有效果,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就渐渐的养成了规律的作息时间、培养了孩子的自控能力。这个时期的孩子练习书法的方式为临摹字帖为主,要时不时的看字帖,再用毛笔写,写出来的一横一竖都不能有多有少,对于还不认识很多字的孩子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但是这个过程却慢慢培养了孩子的注意力,使孩子能够更久的专注在一件事情上,对于未来孩子上学,一节课要上40分钟,一直保持注意力,认真听讲,打下坚实的基础。
2、提高孩子的观察力、判断力、动手能力和耐心
观察力是现在很多孩子都欠缺的东西,造成这样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家长们的过度爱护,什么都不让孩子做,什么都帮孩子安排好,做好。然而观察力强,孩子就能获得丰富的素材,获得真实的感受和正确的人士,判断问题的正确性也就更高,反之则较弱,对于其今后的成长,将有可能会是一个坎。而动手能力强的孩子,不管在生活也好,学习也好,工作也好都会更加的受到欢迎,学习知识的速度也就更快。
书法就是一种形象思维的活动,它要求书写着专心致志的观察临摹字体的粗细,长短,形状,结构,大小等等,然后进行临摹,对于认识文字还不多的学龄前儿童,更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充分锻炼的好机会,通过这样的训练,可以快速提高孩子视觉的分辨能力,加强视觉灵敏度和记忆能力,对所观察对象有较强的目的性,从而提高自己的观察力和判断力。
练习书法前需要研墨、垫纸等,练习完后需要洗笔等等清理工作,这样都可以让孩子自己学着进行操作,这样也很好的培养了孩子的动手能力。
练习书法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除了能够提高孩子以上几点能力外,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孩子的耐心,使得那些整天就想到出去玩,坐下来吃个饭都要时不时动动手、动动脚,坐不安稳的孩子,有了一个耐心的培养,让孩子能够坐的住,从而更有利于促进以上几种能力的培养。
3、磨练孩子的意志力
学习书法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需要有长心,才会有效果,所以就需要足够的耐心和持久的意志力,由于练习书法是一个不断重复读帖、临帖、复帖三个步骤,在孩子的学习生活中,也是需要通过不断的预习、课习、复习不断的学习才能牢固的掌握所学的知识,那么学习成绩肯定会名列前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