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书法是我国特有的一种艺术形式,用富有弹性的书写工具依据字的造型特点,通过艺术构思和艺术表现手段而创造的汉字书写方法。
书法是带有艺术美感的汉字书写形式,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而且在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独放异彩。汉字书法在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中,既起着思想交流、文化传承的社会作用,而且逐渐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造型艺术。
世界上的文字,概括起来有三大类型:表形文字(象形文字)、表意文字和表音文字(目前除汉字以外的文字)。汉字是典型的在表形文字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表意文字。象形的造字方法即是把实物画出来,不过画图更趋于简单化、抽象化,成为突出实物特点的一种符号,代表一定的意义,有一定的读音。
我国的汉字是从图画、象形、符号发展到甲骨文再到大篆、小篆、隶、楷、行、草书的。
中国书法的发展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殷商时代,但从殷商甲骨文到金文大篆,虽然都有着人们对书法美的自觉或不自觉的追求,但是书法在很大程度上仍是实用的工具,并没有成为独立的艺术形式。
而直至秦代才产生了具有明显艺术审美形式的小篆书体和有史可证的第一批书法家如李斯、胡毋敬、赵高等,书法艺术也就从此开始了它漫长的发展过程,并在文人不断的应用和书写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汉字
书法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