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芝,生年不详,约卒于汉献帝初平三年(约公元192年),字伯英,东汉
书法家。
张芝出身官宦家庭,其父张奂曾任太常卿。张芝擅长草书中的章草,将古代当时字字区别、笔画分离的草法,改为上下牵连富于变化的新写法,成为“今草”。
张怀瓘《书断》称他“学崔(瑗)、杜(操)之法,因而变之,以成今草,转精其妙。字之体势,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血脉不断,及其连者,气脉通于隔行”,三国魏书家韦诞称他为“草圣”。
张芝的草书影响了整个
中国书法的发展,为书坛带来了无与伦比的生机,被誉为中国书圣的王羲之,惟推钟(繇)、张(芝)两家,认为其余不足观。狂草大师怀素也自谓草书得于"二张"(张芝、张旭)。草书大家孙过庭在其《书谱》中也多次提到他一生是将张芝的草书作为蓝本的,称“张芝草圣,此乃专精一体,以致绝伦”。
中国书法史告诉我们,自汉末至中唐六七百年间,在草书领域里涌现了韦诞、卫瓘、索靖、卫恒等这些传于书坛的人物,更有王羲之、王献之、张旭、怀素四位光耀千古的大师,而他们的师承都导源于中国
书法史上第一位巨人——草圣张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