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书
书法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并有着自身的规律和特点。学习行书,我们不可回避地要面对连笔这一课题。行书俗称“连笔字”,连笔是行书最大的特征,同时也是区别于其他字体的关键,更是学习行书的核心内容。要写好硬笔行书就必须了解硬笔行书的主要特点、用笔方式,以及点画、偏旁的书写方法。
(一)硬笔行书的特点之一:减省点画
为了书写简便,行书对楷书的某些笔画作了简化,以减省点画和并合线条。如“活”字的三点水,“丝”字的四点水,将几个点变为一笔,省了笔画;“以”字也省掉若干弯曲笔画;“佛”字中间原是变形的“弓”字,现用横折弯勾代替,一下子省去了两弯。减省点画,大多在字的部首偏旁上,这与它较高的书写概率有关。
(二)硬笔行书的特点之二:笔势流动
1. 增加勾挑与牵丝
写楷书是一笔一画地写,要求点画分明,写行书则可点画连起来写,在点画之间增加勾挑与牵丝。勾挑是在没有勾挑的点画上,顺势写出短勾,如“不”字的横画,“好”字的撇画。牵丝是在前后不相连的点画之间顺势用细细的牵丝相连,如“丝”字中间的点画,“比”字的提画。行书的点画之间有了勾挑与牵丝,便显得笔势流动,意态活泼。但勾挑与牵丝不能太多,太多了则显得不干净,造型也不美观。
2. 改变书写笔顺
行书的书写笔顺多采用草书笔顺写法,同原有的楷书笔顺不同,目的在于更加便于书写。如“风、有、欢、半”4字,每组中前为行楷书笔顺,后为行草书笔顺。在写行书时,改变书写笔顺一定要从美观、方便、省时的目的出发,也要合乎草书书写的规范。如果随意简写不仅书写别扭,而且让人无法辨认。
(三)硬笔行书的特点之三:用笔灵活
行书用笔比楷书灵活,同样的点画可以变化书写,不完全受楷书笔画书写方式的约束。如“戈”字,横画写好后,既可以直接从右侧翻笔上去写戈勾,也可以从右侧上去绕个小圈再写戈勾;“也”字的浮鹅勾,由上翻笔向下书写,由下直接写下也行;“木”字旁的“木”,一般是写好横竖画后,笔势从左边写撇挑,但如果从右边翻笔写撇挑,也有道理;至于提手旁的一挑,如果依照楷书写法,由上回锋写一挑固然好,用牵丝把竖勾与斜挑连起来写则更佳。
(四)硬笔行书的特点之四:体态多变
行书
书法是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其字体表现力丰富,往往一个字有几种写法,体态多变。如“是”字的4个字尾,“花”字的4个字头,写得有收有放,有工整有写意,同中有异,多样而统一,饶有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