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昌硕,初名俊、又名俊卿,字仓石,又名昌硕,其他字号很多,有缶庐、苦铁等等,浙江安吉人。他是晚清集诗书画印为一身的大艺术家。其
篆刻初学浙派,又受到邓石如、吴让之、赵之谦的启发,继而寻本求源直师秦汉而不为秦汉所囿。精于书法,把他独特的书法中的圆熟精悍、刚柔并济、醇雅古朴等特点运用到刻印中去,故其篆刻中的篆法、章法、刀法均不同于众。而又能将绘画中的“虚实相生、疏密有致”等画理运用到篆刻中去,更丰富了他篆刻的艺术性。由于受邓石如、赵之谦印外求印、扩大篆刻文字取资范围的启发,吴昌硕在继承秦汉玺印及皖浙两派精华的同时,更从周秦碑刻、两汉金石、六朝文字、砖文钱币、封泥瓦甓中开辟新境地,从而使他的篆刻作品富有新的意趣和生命力。
他的白文印古朴淳厚,有刀有墨,仿汉凿印深得“将军印”的意趣,朱文印往往以封泥法出之,前无古人。所做边款以楷书为主,刀锋直切入石,落刀处钝,收刀处锐,款字错落欹斜,自然天趣,引人入胜。吴昌硕过人的胆识和敢于创新的精神,还表现在他对刻刀的改革和对刀法的导刊上。为便于刻印时运转自如,刻得淳朴古拙,他将常人所用的锐角小刀改制成出锋钝角的圆杆刻刀,并将早年所用的浙派切刀,中年后所用的吴熙载冲刀以及钱松切中带削的刀法,综合成一种新的钝刀硬入的刀法来治印,形成自己的
篆刻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