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希贴”就是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和王珣的《伯远帖》,这三幅代表了中国
书法艺术的最高水平的书法字帖。
清朝乾隆皇帝酷爱书法,于是他在自己卧室旁边专门设置了一间十平米不到的小暖阁,用于珍藏三幅代表了
中国书法艺术最高水平名贴以供他随时观赏,后来此阁被乾隆皇帝亲自命名为“三希阁”,而藏于此阁内的《快雪时晴帖》、《中秋帖》、《伯远帖》就被后人统称为“三希帖”。
《快雪时晴帖》为唐代摹本,《中秋帖》为北宋书法家米芾截临本,三帖中惟王珣《伯远帖》为其真迹,三帖虽寥寥几十字,但傍边密密麻麻的写满了历代帝王墨客的题跋,三希帖在民间的最后藏家是河北涿州人冯铨在康熙十六年献给康熙,进内府。后被清高宗弘历誉为“三希”,即稀世珍宝。
三希宝帖是东晋书圣王羲之家族留给后世仅有的三件真迹,中华十大
书法传世名帖之一。是现存最为古老的法书真迹,为历代奉为无上至宝、法书鼻祖,是当之无愧的中华神品,分藏于北京和台北故宫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