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塔圣教序》亦称《慈恩寺圣教序》,唐代褚遂良书。
楷书
书法作品,共1463字。公元653年(唐永徽四年)立。共二石,均在陕西西安慈恩寺大雁塔下。前石为序,全称《大唐三藏圣教序》,唐太宗李世民撰文;后石为记,全称《大唐皇帝述三藏圣教记》,唐高宗李治撰文。为避高宗讳,碑文两个“治”字,均缺末笔。
《雁塔圣教序》是最能代表褚遂良楷书风格的作品,字体清丽刚劲,笔法娴熟老成。褚遂良在书写此碑时已进入了老年,至此他已为新型的唐楷创出了一整套规范。
在字的结体上改变了欧,虞的长形字,创造了看似纤瘦,实则劲秀饱满的字体。在运笔上则采用方圆兼施,逆起逆止;横画竖入,竖画横起,首尾之间皆有起伏顿挫,提按使转以及回锋出锋也都有了一定的规矩。
在唐代
书法发展以欧、以褚、以颜柳为代表的三个阶段中,以褚为代表的唐楷介于前期、后期为嬗变阶段,是衔接前后阶段的桥梁。褚是承前启后的书家。其字形视纤瘦,实则饱满;运笔方圆兼施。此碑又为褚晚年成熟之作,颜柳继褚之后发扬褚书规范,一破书艺的神秘,使龄童亦可问津。此碑于是成为习楷入门而相从传习的范本。